初春的榜样大别山,寒意仍浓,扎根家住霍山县磨子潭镇东流河村梳妆台组的大别退休教师项发权,仍保持着几十年早早起床的山守习惯,收拾好之后,护孩骑上自己的榜样摩托车,穿行在蜿蜒崎岖的扎根山路上,遇到上学的大别孩子,项发权还是山守会像未退休前一样把孩子捎到学校。
2022年6月,护孩退休前的榜样项发权是磨子潭镇中心学校金岩教学点的校长,也是扎根教学点唯一的教师。39年前,大别项发权在自己恩师的山守病床前,许下一句承诺,护孩要像老师一样守护山村的孩子,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们有学上、有书读。39年后,直到项发权退休,他亲自把金岩教学点的两名学生送到镇中心学校继续就读,问心无愧地告诉自己,做到了当初对老师的承诺,做到了对学生、学生家长的承诺。2019年,项发权荣获“安徽好人”“六安好人”“第六届六安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2020年,项发权入选“中国好人榜”。
一声承诺,走上三尺讲台
金岩教学点位于霍山县磨子潭镇东流河村,2005年撤并村前,是金岩小学。这里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是典型的深山区,最偏远的人家到镇上有1个小时以上的车程。40年前,21岁的项发权高中毕业,当时的金岩小学校长郭一华因为身体不好,学校缺少老师,就让他去学校代课。“郭老师也是我的恩师,他让我做的事,肯定要答应的。”项发权说,就这样,1983年9月1日,自己开始在金岩小学当起一名民办教师。
郭一华老师的病一直不见好,项发权多次前去看望。有一次,郭老师希望他能一直在学校干下去。“那时候,老师才40多岁,让我继续留教是他的临终愿望之一,我不能让老师带着遗憾离开,我在他的病床前承诺他,只要学校需要我、学生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干下去。”项发权告诉记者,从那以后,自己就再也没有离开学校。
项发权珍藏着一本相册,里面的照片有的是黑白的,有的是彩色的,但是每张照片上都是孩子们明媚的笑脸。
“这是我们学校首届毕业班的合影,这个孩子叫发发,小时候可调皮了,现在在上海的银行工作,很优秀。这几张是学校每年‘六一’儿童节举行活动的照片。这是2017年六一儿童节照的,那时候,只有5个学生了,孩子们都非常可爱。”59张照片按照时间顺序一页一页的存放。项发权拿着照片一张张翻看,眼神温柔。有的照片旁边,他还用纸张写着注释,记录着具体的事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随着孩子们一声声的‘老师好’,我早已爱上了这个职业,爱上了可爱的孩子们。”之后,项发权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孩子,让他们走出大山,追求自己的梦想。
一腔热爱,与孩子们再也不分开
年轻的项发权既教书育人,又主动负责孩子们的生活。每天像陀螺一样转,充实而快乐。
1988年,金岩村缺少一名文书,镇村领导四处打探并选定了项发权。在当时,这样的好机会可谓千载难逢,时值下半学期开学,面对孩子们热切期盼的眼神,项发权婉言拒绝了。后来镇领导多次找他谈话,还是希望他去干村干部。“项发权教学认真,教育有方,又对孩子特别好,我们都希望他能继续教孩子!”学生家长们闻讯也纷纷求情。学校五年级学生得知此事后,还联名给镇村领导写信,希望项老师继续在学校教书。
“这封信,深深打动了镇村领导,此事才算作罢。也是通过这件事,我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孩子们了。那时候,我就承诺家长和孩子们,我哪也不去,我会一直在这里。”
2003年,项发权担任校长。为了减少上班路上时间、到镇上开会、接送孩子,项发权花了两三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摩托车。
每天早晨,项发权早早起床,骑着摩托车到学校打扫卫生,打开门窗给教室通风透气,然后烧好几瓶开水供学生使用。
孩子们居住分散,为了减少他们路上的奔波,项发权主动担起了为他们准备午饭的职责。山里条件差,担心孩子们营养不良,项发权就利用周末骑车去镇上采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每天上午上完课,他就一头扎进厨房为孩子们准备可口的午餐。孩子打翻饭菜是常事,项发权总是不怒不恼、耐心收拾,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提裤子、系鞋带、喂茶饭,这些琐事他总是亲力亲为。
项发权还格外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我就是山里长大的孩子,我知道山里人的不容易,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作为他们的老师,我理所当然要投入更多的心血。”除了利用课余时间家访,他还会有针对性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们与在外务工的父母们建立联系,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爱,让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
随着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很多孩子转去镇上中心校读书,金岩小学的学生数逐年减少。“哪怕学校只有一个孩子,我也要负责到底!”项发权始终坚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丰富教学活动,学校的语数音体美等课程依然正常开课。
一颗初心,守望孩子们的未来
2010年,已成为教学点的学校里,只剩下了项发权一名老师。此时的项发权不但是老师,还是校长、班主任、保育员、厨师、门卫,更是孩子们的“家长”。“后来留下来的十几个学生,几乎都是留守儿童,我理所应当对他们格外关爱。”项发权说。
学校有个男孩玩耍时不慎摔成骨折,孩子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农活多,而且身体又不好,为了不使孩子缺课,整个学期上学、放学都是项发权骑着摩托车接送;学生杜钰轩的家离学校远,祖父母又年老体弱,接送不方便,项发权就每天绕道接送,从孩子入学,五年风雨无阻,遇到天气不好,干脆带到自己家里一起吃住,这些年接送过的孩子们他都记不清有多少了。项发权说“家长们把孩子交到我手中,我就得对他们负责,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但不能让孩子们受委屈!”
如今项发权的学生不仅遍布大江南北,村子周围也几乎都是他当年教过的学生。“当时如果不是项老师在这,去外面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对于大山里的孩子肯定是辛苦的。其实老师就像自己的父辈一样,我家后来搬到山下了,也经常看到项老师来来回回忙碌的身影,每次我老远看到就喊‘项老师’,感觉特别亲切。”彭荣鑫说起自己的项老师就停不下来。
“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在他的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启蒙教育,更是一种坚毅的品格,对自己内心信仰的坚守。”彭亮曾是项发权的学生,现在也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和其他的同学们一样,逢年过节经常回来看看老师。“项老师退休后依然坚持义务帮助留守儿童辅导作业,他用他的一生来教育我们‘行千万里,不忘初心。’”
项发权满怀自豪地看着一批又一批山里娃从他这里飞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孩子们有出息就是我最大的骄傲!我就在这里,看着孩子们越飞越高,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从对自己的恩师许下承诺,到对家长、孩子们许下承诺,39年,项发权兑现诺言、初心不变。39年里,学校由原来的6名教师、120名学生到2022年6月,项发权退休时仅剩下自己1名老师、两名学生。他安排好两名学生的继续就读,又开始义务为这里的孩子们辅导作业。项发权就像扎根在大别山的一棵树,守护着孩子们的未来,守望着乡村的未来。(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秀玲 通讯员 张金柱 王倩倩)